時間:2019-10-08
上證綜指截止9月27日下跌2.47%,行業漲幅前三為銀行(0.85%)、食品飲料(-0.91%)和休閑服務(-1.95%);漲幅后三為有色金屬(-5.36%)、國防軍工(-6.79%)和農林牧漁(-6.86%)。截至9月26日周四,融資融券余額9647.75億,較上周下降0.93%。截止9月28日,央行本周共有3筆逆回購到期,總額為1900億元;6筆逆回購,總額為2100億元;1筆國庫現金定存到期,總額為1000億元;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含國庫現金)-800億元。
宏觀方面,國外:美國:10月1日美國公布9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51.1,預期51,前值51。上周三公布8月新房銷售數量5.7萬套,高于前值5.6萬套,8月新房銷售環比增長7.06%,高于預期值-0.20%和前值-8.64%;上周四公布第二季度GDP(終值):環比折年率2%,低于前值3.1%;上周二公布9月21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季調213000人,高于前值210000人和預期值212000;上周五公布8月個人消費支出:季調14.66萬億美元,高于前值14.64萬億美元;上周五公布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1.77%,高于前值1.65%;上周五公布8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折年數:季調50268美元,高于前值50062美元;歐元區:10月1日歐盟公布9月歐元區制造業PMI終值45.70,高于預期值45.60,低于前值47.00,創2012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英國:10月1日公布英國9月制造業PMI為48.3,預期47,前值47.4;日本:10月1日公布9月制造業PMI報48.90,初值48.90,低于前值49.30.
國內:制造業PMI:中國9月官方制造業PMI為49.8,預期49.6,前值49.5。此外,中國9月官方非制造業PMI為53.7,預期53.9,前值53.8;中國9月財新制造業PMI終值為51.4,預期50.2,前值50.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3.5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與1—7月份持平;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141.5億元,同比下降8.6%;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581.1億元,同比持平;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789.6億元,下降5.8%;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303.4億元,增長6.5%。貿易帳:中國香港8月貿易帳為逆差280億港元,預期逆差364億港元,前值逆差322億港元。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3%,預期降7.4%,前值降5.7%;進口同比下降11.1%,預期降11%,前值降8.7%。
下周值得關注的數據包括:中國公布9月財新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和9月底外匯儲備;中國公布9月末M2貨幣供應、9月社會融資規模和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2019-09-29,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慶節后的一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率團赴華盛頓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前不久,雙方經貿團隊在華盛頓舉行了副部級磋商,就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也就第十三輪經貿高級別磋商的具體安排交換了意見。中方對談判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方的原則已多次強調。雙方應按照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平等對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2019-09-25,央行召開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當前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增長動力持續轉換。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提升,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增強。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的要求,宏觀杠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國內經濟金融領域的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錯綜復雜,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
2019-09-27,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八次會議,研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問題,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增長動力加快轉換,金融風險趨于收斂。金融體系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切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要進一步深化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治理體系和激勵機制,遵循金融機構經營規律,發揮好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逆周期調節作用。要加快構建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豐富銀行補充資本的資金來源渠道,進一步疏通金融體系流動性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重點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將資本補充與改進公司治理、完善內部管理結合起來,有效引導中小銀行下沉重心、服務當地,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要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和資金進入境內金融市場,提升我國金融體系的活力和競爭力。
2019-10-04,美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 月失業率環比下降 0.2 個百分點至 3.5%,為 1969 年 12 月以來新低。但非農部門 9 月新增就業崗位 13.6 萬個,低于市場預期。 有分析人士發現,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 8 月和 9 月連續兩月顯著低于市場預期,這意味著美國就業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美國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9月,今年美國月均新增就業崗位 16.1 萬個,低于去年的月均 22.3 萬個。而長期跟蹤美國私人部門就業狀況的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 2 日也表示,過去三個月美國私人部門月均新增就業數量遠低于去年同期。此外,另有業界人士注意到美國員工的薪資增長也開始放緩,反映出企業對經濟前景的看法越發謹慎。美國官方數據顯示,9 月美國私人非農員工平均時薪較上月下降 1 美分至 28.09 美元。
2019-10-04,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美國經濟運行良好,但同時指出美國經濟面臨一些風險,稱美聯儲必須竭盡所能保持經濟穩定。鮑威爾是在本周發布了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數據之后發表這番言論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二表示,美國制造業萎縮至 10 年來最低水平。ISM 周四還表示,美國服務業增速為 2016 年 8 月以來最慢。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公布 9 月份就業增長弱于預期。這些經濟數據遜于預期,促使交易員加大了對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押注。CME 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對本月晚些時候降息的預期約為 80%。“雖然我們相信我們的戰略和工具一直是而且仍然是有效的,但是美國經濟和世界上其他發達經濟體一樣,面臨著一些長期的挑戰,包括低增長、低通貨膨脹和低利率,”鮑威爾說,并補充說,美聯儲正在“研究策略”,這將有助于實現其 2%的通脹目標。
節日期間公布的全球經濟數據疲弱尤其是美國9月PMI大幅低于預期、美國宣布對歐盟部分產品加征10%至25%的關稅、全球市場波動率有所抬升。疊加10月的中美貿易談判并未顯著降低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市場可能會下調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但是從全球流動性上,美聯儲停止縮表+歐央行11月重啟QE將帶來三大央行資產增速的向上拐點,全球大趨勢寬松的方向不變。國內來看,自2016年以來,A股整體估值處于較低位置,但內部分化——行業間食品飲料抬升、而地產、銀行、鋼鐵、煤炭等處于低位;行業內部優質龍頭估值抬升、尾部公司估值收縮,A股進化使得投資者對于優質公司的估值溢價容忍度提升。從中報情況來看,部分行業的上市公司,如5G的PCB等出現了較高的增速,股價也出現了較快的上漲,戴維斯雙擊效應明顯。A股盈利回落近尾聲,ROE現企穩跡象,相較當前的估值水平,市場當前更在意的是否有足夠高的景氣度和增速在未來消化估值,收入加速的創新和自主可控板塊,以及維持高景氣的消費板塊表現亮眼。我們將持續重點關注三季度業績優秀的公司,擇機參與市場投資。
【債市觀察】
9月23日至9月30日,央行連續五天開展逆回購操作,期間凈回籠資金1000億元。市場資金面寬松,資金價格下行,其中9月30日,短端隔夜和7天利率分別較9月20日下行11BP和16BP至2.75%和2.87%;中長端14天和21天利率分別較9月20日下行5BP和8BP至3.04%和3.15%。受國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轉負、制造業PMI有所回升以及央行行長關于當前貨幣政策的表態等影響,期間債券收益率總體呈上行走勢,其中9月30日,1年、3年、5年、7年和10年的國債到期收益率分別收于2.56%、2.79%、3.01%、3.17%和3.14%,分別較9月20日下行1BP、上行4BP、2BP、4BP和4BP;1年、3年、5年和7年的AA+中期票據到期收益率分別收于3.29%、3.65%、4.06%和4.34%,分別較9月20日持平、上行2BP、持平和持平。9月30日,東海祥瑞A凈值為1.095,較9月20日上行0.18%;東海祥瑞C凈值為1.078,較9月20日上行0.19%。東海祥利凈值為1.0079,較9月20日上行0.02%。
十一長假期間,美歐公布的制造業PMI數據不佳,同時美歐貿易爭端再起,全球權益資產價格普遍下行,美債收益率由升轉降,總體外圍環境對國內債券市場相對利好。受多重政策目標的約束,當前央行對于傳統價格型和數量型寬松政策工具的運用較為謹慎。考慮到當前地方債務管控、地產政策收緊以及中小銀行去杠桿的政策約束,預計國內有效信貸的釋放將較緩慢,貨幣政策仍然會保持寬松的大方向,后續政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仍可期待,建議繼續采用久期策略和套息策略。
周刊數據截止時間:2019年9月30日
風險提示:本文相關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本公司相關機構、雇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此報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進行派發、復制、轉載或發布,或對本專欄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上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90924) | 下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9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