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13-05-14
風險偏好指的是投資者對于風險的態度,不同的人對風險的感知是不一樣的,以此產生的決策也是大大的不同。性別、年齡、投資經驗、職業等決定了不同投資者的決策行為。一般來說,年輕人更偏好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中年投資人則追求低風險。隨著年齡增長,投資者會越發保守,越看重長期增值,而年輕者更青睞于短期操作。此外,男性較為慎重,女性較為激進;資產規模大的、做實業出身的投資者尤其重視風險控制,而自由職業者基本上不進行長期投資,以短期操作為主;相對來說,企業職工和機關工作人員進行長期投資的比例較大。
在一項對一家大型交易經紀公司的研究中,兩位財務學家布拉德•巴伯和特倫斯•奧丁調查了1991-1997年38000個散戶的交易情況,他們分別對單身男性、單身女性、已婚男性和已婚女性四類賬戶的交易狀況進行了調查。衡量交易水平的基本單位叫做"周轉率",周轉率是投資組合中股票的百分比在一年時間內所發生的變化。例如,50%的周轉率指的是在那一年內投資者售出投資組合中一半的股票,并買入相同數量的股票。
研究顯示,單身男性的交易量是最大的。單身男性的交易比例相當于85%的周轉率,而已婚男性的比率為73%。單身女性和已婚女性的投資組合年周轉率分別是51%和53%。
一般我們從行為角度來探索不同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包括認賠動作、賠錢心理狀態、投資經驗、投資首要考慮要素等。
如果說風險承受能力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指標,那么,生命周期就是選擇基金時另一個比較簡單明確的指標,一般而言,風險承受能力是隨著生命階段而遞減的。除此之外,家庭負擔、就業狀況也是考量的要素之一。
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資者風險承受力不同。
青年人選基金:承擔高風險,獲取高收益。單身時期的年輕人,很多都是"月光族",但投資理財還是越早越好。年輕人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強,不要"浪費"了這種能力。
兩口之家選基金:追求中高收益,承擔中高風險。已經成家的年輕人,不但要考慮家庭財產保值、增值,還要考慮孩子的教育費用等一系列未來的支出,最好進行一些投資組合。
三口之家選基金:收益與風險均衡化。中年人收入一般比較穩定,但家庭責任較重,還要考慮為退休做準備。投資時應該堅持穩健原則,分散風險。
老年人選基金:以低風險為核心。對老年人而言,投資的穩健、安全、保值最重要。不宜過度配置股票型基金等風險較高的產品。
下一篇:如何讀懂基金招募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