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27
一、回顧
指數情況:截至2月24日,上證指數漲2.98%,深成指漲3.90%,創業板指數漲2.77%。板塊方面:漲幅居前五分別為家用電器、建筑材料、食品飲料、交通運輸和建筑裝飾,漲幅分別為6.86%、6.82%、5.61%、5.59%和5.57%。
二、分析
我們認為2月份表現較好,主要幾個原因:
1)兩會前市場風險偏好提升;3月份為召開兩會時點,結合16年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八屆六中全會“習核心”的確立,市場對改革深化推進有期待,兩會前風險偏好顯著提升;在1月份期間確實有部分省市逐步推進了國改,如云南、山東、廣州、重慶等地都出臺相關國改措施。
2)匯率穩定、流動性預期好轉;匯率方面,進入17年后,匯率開始扭轉了單邊貶值趨勢,主要源于中國相對扎實的經濟基本面和特朗普對美元高估的不滿;流動性方面,春節后首個工作日,雖央行上調了逆回購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但是分析經濟增長和通脹,我們認為目前經濟復蘇暫未證實,無過熱風險,且通脹尚處在溫和區間,央行后續無持續大幅度加息可能,因此市場將其視為降桿杠的一種措施,因此宏觀流動性預期仍較好。2月中旬,證監會調整了再融資規定,從定價機制、股本規模、融資時間間隔等方面修訂再融資規定,使得市場對股市流動性預期有所好轉。
3)經濟復蘇預期漸起;1月份經濟數據較好,如1月份進口同比增長16.7%,出口同比增長7.9%,1月份PPI同比為6.9%,PPI自16年9月份轉正后持續走高預示工業企業利潤好轉,同時各省市公布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也預示17年固定資產投資不會太差,如新疆、西藏等省份的固投目標增速均較高,同時疊加1月份的信貸投放量也較大等因素,使得市場對經濟復蘇預期較好,有效地支撐了相關行業的市場表現。
三、展望
展望3月份,我們認為2月份的較好表現主要基于市場風險偏好的好轉,且處在中觀數據持續性驗證無法證實或者證偽期間,但行情行至于此,我們認為3月份的收益風險比已經弱化,主要理由是:
1)本次上漲來自風險偏好的提升,來自對改革的預期,來自信貸、固投大幅增長帶來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預期,隨著行情的演化,其推動力逐步弱化;
2)目前市場預期的周期性行業增長短期難以證實和證偽,且是脈沖式增長,短期數據真空期,隨著股價上漲其配置吸引力下滑;
中長期看,我們認為17年的行情在流動性邊際趨緊+改革推動風險偏好上升中變換,兩者強弱對比驅動行情波動,對于來自業績層面的推動,我們認為由于經濟低波動,周期高彈性在16年已有反應,因此17年其影響趨弱。17年行業配置方面選擇大邏輯清晰的:1)托底主線,PPP,國改、供給側改革,債轉股;2)增長行業,如食品、家居、醫藥、汽車制造、電子制造;3)行業受益于供需好轉的行業,如純堿、草甘膦、重卡。4)低估值:金融、建筑、電力等。
聲明:本文的觀點、分析及預測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本公司或本公司相關機構、雇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此報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進行派發、復制、轉載或發布,或對本專欄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上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70220) | 下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7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