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17-09-12
10月1日,《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開始實行,這一新規對貨幣基金運作將有大影響。鑒于今年以來貨幣基金持續熱銷,投資者心存疑惑,貨幣基金還能不能買了?答案是可以買,但要選對基金。
下面給貨幣基金持有人支幾個招:第一,要注意持有人結構,最好選擇機構持有占比較低的品種;第二,要注意投資AAA級以下品種的占比,最好選擇過去投資占比較小的品種,受到的影響會??;第三,要注意部分“風險準備金不足200倍”基金公司情況,他們可能會主動限制貨幣基金的規模??傊x擇規模適中,資金充足公司開發的貨幣基金最好。
第一招:機構聚集的要警惕
跟著機構買基金安不安全?買貨幣基金時,最好別買機構扎堆的產品。
流動性新規對貨幣基金集中度的不同做了不同的投資限制,尤其一條是“當貨幣市場基金前10名份額持有人的持有份額合計超過基金總份額的50%時,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過60天,平均剩余存續期不得超過120天;投資組合中現金、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5個交易日內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合計不得低于30%”,而若前10名持有份額超過20%,則這三大數據分別為90天,180天,以及不低于20%。
對比此前貨幣基金規定,僅要求投資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過120天,平均剩余存續期不得超過240天,現金、國債等五個交易日內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合計不得低于10%。相比之下,若前十大持有人占比超過50%,貨基受到的流動性限制就更多,直接影響就是,越集中的產品,可投資的久期越短,流動性資產的比例要求越高,相應的收益率可能越低。
為何要做如此嚴苛的要求,因為機構投資者行動往往是同向的,在某些特定的時期,集體行動或許會導致貨幣基金規模出現較大波動,從而影響貨幣基金收益,因此對于散戶來說,最好選擇個人持有人占比超80%以上,規模超百億的貨幣基金。
過往數據也可以看出來,貨幣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其規模的大小及穩定性,個人持有者占比越高,基金規模就越穩定。如2013年6月份的“錢荒”之際,去年底資金面緊張之際,就有不少貨幣基金出現了大規模贖回,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占比較高的貨幣基金。
已經投資的存量貨基,投資者最好需要密切關注上季度末機構集中持有的比例,若機構持有比例確實超過50%,就需要多加留心。一方面該類產品整改后收益會有所下行;另一方面,該類產品集中于幾個大的投資者,如果這些投資者因收益下降提前撤出,將會對該類產品流動性造成沖擊。
第二招:回避風險偏好更高的基金
流動性新規中兩處對貨幣基金投資限制的規定值得關注,對于過去愿意冒風險去博收益的貨幣基金要格外謹慎。
根據規定,“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于主體信用評級低于AAA的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10%,其中單一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2%”,這意味著對貨幣基金投資低評級品種有所限制。
另外,還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同一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及其發行的同業存單與債券,不得超過該商業銀行最近一個季度末凈資產的10%”。
據國元證券點評認為,此舉意味著公募基金投資同業存單占基金凈資產比例以及占發行方凈資產比例設置了雙重限制。此前因為同業存單雖和銀行協議存款屬性類似,但不屬于受限資產,從而可以突破首先資產投資比例不超過基金資產30%的限制(流動性新規為10%)。而之前在單一集中度,針對銀行是否有基金托管人資格,給與比例限制分別是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的20%和5%。新規將對貨幣基金投資同業存單的集中度形成硬性約束,阻礙其通過配置低評級銀行存單獲取較高收益的行為,導致貨幣基金收益率降低。加設的占銀行凈資產比例的限制也將加大大型貨幣基金資產配置難度。
因此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未來重點要布局貨幣基金,一是規模要適中,最好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往往超過2000億以上可能配置難度會增大;第二則是關注貨幣基金的過去3~5年的季報或者年報等數據,看貨幣基金持倉情況,最好選擇過去持續布局高評級的品種,這類品種的收益率可能受到影響較小。
“貨幣基金稍微冒一點風險就可能收益領先同儕,而這背后的風險可能是持有人難以承受的,因此最好選收益穩健的產品。”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而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評價貨幣基金的收益表現有3個指標:每萬份收益、七日年化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前兩個指標都屬于短期指標,長期收益率更具有參考價值。
有這樣一種情況:貨幣基金短期收益率飆升,但當投資者以短期收益率為選擇標準去購買后,可能會因申購時間較晚而不能享受當時較高的收益。有些隨后又可能因為這只貨幣基金兌現了浮盈,萬份收益出現下滑。實際上,以前就有貨幣基金利用短期高收益來吸引申購增加規模。
深圳一位貨幣基金經理稱,貨幣基金采用攤余成本記賬法,所持投資品種的浮虧浮盈并不顯示在其每日的萬份收益中,在其賣出投資品種兌現收益和虧損后,萬份收益就會出現劇烈的波動。長期業績更能顯示出貨幣基金經理的綜合投資實力,投資者應該更看重基金收益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第三招: 遠離可能限購的大規?;?/span>
本次流動性新規最受關注的就是“風險準備金200倍”上限,因此投資者要注意布局貨幣基金規模不要盲目。
根據新規,“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其月末資產凈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余額的200倍?!辈⑶?,基金管理人的風險準備金不符合200倍要求的,不得發起設立新的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單筆認申購基金份額采用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理財債券基金,并自下個月起將風險準備金的計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現有的貨幣基金都是攤余成本法計算凈值,按照這一方法基本是不會出現凈值下跌的情況。而目前這一規定或許影響現有貨幣基金,規模或出現“天花板”。
舉一個簡單例子,貨幣基金總規模受到200倍風險準備金的要求限制,發展1000億元規模貨幣基金需要5億的資本金補充進風險準備金,而目前不少規模超過2000億元,甚至余額寶規模達到1.4萬億,這一規定可能對部分基金公司造成影響。因此,投資者最好謹慎布局規模太大的品種,而且有些受到影響的基金公司品種可能會“限購”。而且前文中“占銀行凈資產比例的限制”也將加大大型貨幣基金資產配置難度。
第四招:正確認識貨幣基金的風險
長期以來,不少投資者將貨幣基金視為“存款替代品”,基本認為無風險。其實流動性新規的出臺,正是因為國內外此前都曾有貨基遭遇流動性危機,因此投資者在享受貨幣基金超活期存款收益、T+0申購贖回、便利理財的同時,仍然必須認識到,投資貨幣基金并非穩賺不賠。
如2016年底,業內就傳出部分基金公司貨幣基金遭遇大額贖回,基金經理難以應對流動性風險的消息。而2013年6月份遭遇“錢荒”,當時市場資金流動性突然收緊,整個公募貨幣基金遭遇較大規模贖回?;饦I協會數據顯示,在6月份短短1個月時間內貨幣基金的贖回比例接近50%,還出現有些貨幣基金萬份收益幾乎為零的情況。
同樣在2006年也出現過一波貨幣基金遭遇大額贖回情況,當時有一些小型貨基出現資金無法騰挪瀕臨限制贖回情況,甚至有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貨幣基金單日萬份收益為-0.2566元。
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一定要注意貨幣基金的風險控制能力。從海外來看,2008年金融風暴時,美國就有不少貨幣基金出現虧損;曾經香港市場上也有些貨幣基金收益非常低,甚至個別出現虧損。因此一定要注意貨幣基金的風險控制能力,這需要考察基金經理的前瞻性判斷和基金公司的談判能力,因此投資者可以選擇固定收益投資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以及選擇在固定收益領域較有口碑的基金公司旗下的貨幣基金。
來源: 中國基金報
上一篇:6個關鍵數字讀懂習近平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主旨演講 | 下一篇:李稻葵: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重回7%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