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18-08-28
日前,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根據公司最新調查結果,通過對11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網站的適當性信息披露率調查顯示,除“基金產品風險等級劃分規則說明”的披露率較低外,其他觀測指標披露率均超過了80%,多數公募基金管理人網站積極履行適當性管理義務。
為了規范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2017年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自當年7月1日起施行。公募基金管理人作為運作、管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的專業機構,是承擔適當性管理義務的主體之一,其在向投資者銷售基金產品或提供相關服務的過程中,應嚴格履行各項適當性管理職責。特別是在公募基金銷售網絡化的趨勢下,公募基金管理人網站成為落實適當性制度的重要渠道。
在《適當性管理辦法》落地實施滿一年之際,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投保基金公司對11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網站進行了全樣本調查,匯總分析了網站披露風險測評問卷、基金產品風險等級劃分規則說明、風險提示函、投資者權益須知、投訴處理方式等適當性信息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公募基金管理人通過網站開展適當性管理的情況。
具體指標上看,“風險測評問卷”的披露率為82.76%,問卷采集投資者的金融資產情況、收入狀況、投資知識和經驗、風險偏好和債務情況等信息,分為線上填答和下載后線下填答兩種形式,投資者通過填答問卷可以提前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基金產品風險等級劃分規則說明”的披露率為43.10%,通過公布每只基金產品的風險等級,有助于引導投資者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風險提示函”的披露率為95.69%,旨在提示投資者基金投資存在的各種風險,包括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合規風險、巨額贖回風險等,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理性投資的觀念;“投資者權益須知”的披露率為88.79%,通常包含基金產品的屬性特征、收費方式、交易流程及基金持有人的權利等信息,能夠豐富投資者的專業知識并起到較好的信息告知作用;“投訴處理方式”的披露率為87.93%,包含基金管理人客服電話、郵箱、辦公地址等內容,便于投資者在遇到適當性糾紛時,及時通過各種投訴渠道救濟自己的權利。
據記者了解,基金產品風險等級劃分規則說明這一觀測指標來源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第三十一條規定。該條規定,鼓勵經營機構將投資者分類政策、產品或者服務分級政策、自查報告在公司網站或者指定網站進行披露,屬于鼓勵性規定而非強制性要求。
為進一步提升公募基金管理人的適當性管理水平,投保基金公司建議有關各方應督促、指導公募基金管理人豐富網站適當性信息,在網站顯要位置披露各項適當性信息;提升投資者風險自測的便利性,將風險測評問卷統一為線上填答并及時顯示測評結果的形式;加強客服電話等投訴受理渠道的建設,做好投訴受理渠道信息的公開,提升客服人員對《適當性辦法》的理解和掌握。
投保基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適當性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直接影響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和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保護,作為投資者保護的專業機構,今后將從更加全面、專業的角度對各類證券期貨市場經營機構的適當性制度落實情況進行評價,以便為促進適當性制度落實提供參考。
來源:證券時報
上一篇:解讀銀保監第76號文 | 下一篇:滬倫通有望年內“通車”:監管規則落地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再下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