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19-01-29
由人民日報發起的“十年對比挑戰”引發全民回憶潮,公募基金業的過去十年則留下了這樣的印記:從2009到2018年,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越來越大,部分產品從無到有,基金管理人多元化,互聯網技術重塑基金銷售格局等。2019年伊始,中國公募基金業進入第三個十年發展的關鍵階段,從業人員熱血依舊。
公募基金業發展最快的十年
公募基金業的第一個十年,即1998年到2008年,屬于打基礎并不斷夯實的階段;第二個十年,即2009年到2018年,公募基金業進入百花齊放的發展階段。
過去十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明顯。銀河證券基金研究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公募基金利潤總額為2.18萬億元,十年“七賺三虧”,僅有2011年、2016年及2018年虧損。
從渠道變革來說,近十年互聯網銷售對基金銷售的影響最大。從2009年到2018年,基金互聯網銷售幾乎是從無到有,天天基金率先崛起,基金公司紛紛自建互聯網直銷渠道,BAT先后入局基金銷售江湖,阿里系成立螞蟻財富,成為第一大獨立銷售機構,騰訊和百度在2018年先后獲批基金銷售牌照,成立基金銷售公司。截至目前,螞蟻財富、天天基金網、騰訊理財通成為頭部的第三方銷售機構。余額寶及理財通在2018年展現了強大的吸金能力。對比2017年末,余額寶對接的14只貨幣基金規模合計增長7000多億,加上理財通對接的10只貨幣基金規模增加近4000億,兩家平臺上的貨幣基金規模增長過萬億。
貨幣基金成了過去十年最大的爆款。第一只貨幣基金華安現金富利成立于2003年底,此后十年,貨幣基金的發展不溫不火,直自2013年余額寶上線后,貨基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經過5年的發展,余額寶平臺對接的貨基規模已接近2萬億元,貨幣基金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以余額寶上線的時間點對比,2013年6月底,全市場的貨基規模僅有3038.7億元,而到2018年底,貨幣基金規模已超8萬億元,規模增長驚人。
從行業格局看,近十年來,公募基金管理人越來越多元化,保險、券商資管、私募及個人紛紛發起設立基金公司。公開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業發展的第一個十年,2009年初,全行業只有66家基金公司,而到2018年底,全行業共有142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日益增多,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從業人員熱議基金業近十年發展
記者采訪了多位從業十年以上的公募從業人員,其中,既有基金經理,也有銷售老將、中后臺人員,談到公募基金近十年的變化,聚焦在六個方面:第一,貨幣基金的規模增長太快。第二,第三方銷售崛起。第三,客戶基數的大幅攀升。第四,賺錢效應并沒有達到投資者的預期。第五,互聯網的發展影響了銷售格局,人工智能次之,但更多是理念,大變革還有待時間驗證。第六,基金公司頭部效應明顯。
摘自:中國基金報 記者:劉芬
上一篇:“滬德通”提上日程 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將再擴容 | 下一篇:科創板試點注冊制 資本市場改革站在新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