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19-03-12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首,當前金融形勢如何,金融供給側改革如何著手,防范金融風險成效怎樣,下一步如何加強防范化解?第一財經近日專訪了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他一一予以解讀。
五方面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
第一財經: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指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金融業的核心任務,在你看來,金融供給側改革應從哪些方面進行?
王景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這為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推動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但是,金融服務的供給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金融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率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
主要表現在:我國的金融業態以間接融資為主,股權融資發展嚴重不足。在間接融資中,又以大中型銀行為主體,并且商業銀行內部的制度政策安排、技術能力、內外部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健全。
在前幾年,由于監管制度缺失,一些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業務無序發展,雖然也一定程度滿足了社會的投融資需求,但多層嵌套、監管套利,拉長了資金鏈條,提高了融資成本,積累了風險。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豐富的內涵,我們學習理解并結合人民銀行工作實際,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實際效果。
第二,堅定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破除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股權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市場發展質量。
第三,優化大中小金融機構的布局,發展定位于專注微型金融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和信貸市場體系。
第四,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塑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服務模式、風險管理和考核評價機制。
第五,深化金融監管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彌補監管真空,改善監管制度環境,一方面堅決防止金融業脫實向虛、自我循環,另一方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既要防“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灰犀牛”風險
第一財經:黨的十九大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的首要戰役,你如何看待目前的金融穩定形勢?
王景武: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整體穩健,但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周期性、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與外部沖擊影響疊加,短期問題與中長期問題疊加,總量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并存,經濟面臨的困難增多,金融風險仍然突出,既要防止“黑天鵝”事件,也要防止“灰犀牛”風險。
一是重點領域“灰犀牛”風險上升。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存量規模大,債券市場違約風險上升,房地產市場風險可能在某些局部顯現,可能傳導至金融機構,引發金融風險。
二是重點機構和各類非法金融活動的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但存量風險仍然比較突出。個別金融控股集團、農村金融機構風險可能暴露,互聯網金融特別是P2P網絡借貸風險仍需關注,非法集資形勢仍然復雜。
三是金融市場異常波動風險不容忽視。金融市場對外部沖擊高度敏感,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穩定承壓,金融市場之間的風險交叉傳染可能性加大。
四是世界經濟增速“見頂回落”的可能性增加,主要發達經濟體收縮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顯現,部分新興經濟體脆弱性上升。
金融風險總體收斂,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第一財經: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
王景武:2017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打好三大攻堅戰之后,圍繞著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人民銀行、各相關部門及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研究制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方案,同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取得積極成效。
(一)有效控制宏觀杠桿率。
一是宏觀上管好貨幣總閘門。2018年人民幣貸款新增16.17萬億元,M2余額同比增長8.1%,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9.26萬億元,同比增長9.8%。M2增速和社融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推動企業降杠桿。定向降低17家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釋放5000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目前債轉股簽約金額已超2萬億元,落地金額超6000億元。
三是嚴控居民部門杠桿過快增長。督促商業銀行合理管控個人住房貸款增長,2018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5.8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
四是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支持地方政府發行債券4.1萬億元,優化地方政府債務結構。總體看,各項政策措施成效逐步顯現。
(二)改善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營造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8年以來5次降準,累計置換MLF(中期借貸便利)2.55萬億元,凈釋放1.45萬億元用于增加對民營、小微及創新型企業貸款。截至2018年末,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9.36萬億元,同比增長21.79%;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16%,已連續5個月下降,累計下降0.39個百分點。
二是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4000億元,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工具、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適當擴大央行擔保品范圍。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已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63.2億元,支持49家民營企業成功發行313億元債務融資工具。研究創設民營企業股權融資工具,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民營企業提供階段性股權融資支持,將在報經批準后適時推出。相關措施發揮了引領市場預期、修復企業融資信心的作用,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總體下行。
(三)平穩有序處置高風險機構。
以風險已暴露、具有系統性影響的“安邦系”等重點機構風險處置為優先點,在依法依規前提下,既防范系統性風險,又防范道德風險。穩妥處置債券市場的重點企業違約風險,支持商業銀行推出永續債,提高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和風險抵御能力。
(四)大力整頓金融秩序。
一是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網絡借貸機構從5000家減少到1600家,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已全部無風險退出。
二是切實防范支付機構違法違規風險。組建網聯平臺,開展“斷直連”和備付金集中交存工作。
三是繼續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及時查處大案要案,穩步推進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
(五)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外部沖擊風險。
有序處置民營企業債券違約事件,逐步打破債券市場剛性兌付,股票市場雖然發生震蕩調整,但在這一過程中,沒有出現過激的市場恐慌情緒。外匯市場有效應對了幾次大的跨境資本流動沖擊,保持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六)補齊監管制度短板。
出臺資管新規及配套實施細則,整治金融市場亂象,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同業業務的套利空間和行業泡沫被擠壓,影子銀行無序發展得到控制。發布《關于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防范實業風險與金融業風險交叉傳遞。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辦法,開展模擬監管試點。發布《關于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防范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風險。
總體來看,經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和多措并舉,我國金融風險由前幾年的快速積累逐漸轉向高位緩釋,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金融風險總體收斂,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金融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第一財經:下一步還將從哪些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王景武: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底線思維,牢牢抓住重點風險和任務,更加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第一,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同時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作用,引導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配合相關部門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穩妥處置存量,嚴控增量。重點推動國有企業去杠桿,積極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提質擴量和“僵尸企業”出清,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合理控制居民杠桿率增速,切實穩定好房地產市場,防止居民家庭非理性負債,防止多頭負債、過度負債。
第二,依法依規,有序可控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繼續做好“安邦系”等重點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處置工作,加強監管協調,避免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同時,探索以存款保險為平臺,推動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金融機構處置和退出機制。
第三,把握節奏和力度,穩妥化解影子銀行風險。隨著資管新規及配套規制的出臺和實施,影子銀行業務快速無序發展的勢頭得到控制,相關風險顯著收斂。我們將持續跟蹤金融機構資管業務轉型情況,既會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市場變化作出實事求是的政策安排,穩定預期,引導依法合規開展影子銀行業務,又要保持政策定力,推動金融機構業務轉型。
第四,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認真研究國際經濟周期變化趨勢,推動完善金融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切實防范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加強對股市、債市、匯市的實時監測,阻斷跨市場、跨區域、跨境風險傳染,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繼續配合做好科創板和注冊制改革等重大制度建設,支持落實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政策舉措,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第五,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處置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風險。深入持續推進互聯網金融整治,嚴厲懲處各類無證經營金融業務行為,堅決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堅決查處非法金融業務,對各種龐氏騙局、非法集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持底線思維,做好各類風險處置預案,及時發現和果斷處理各種可能爆發的突發風險。
第六,進一步補齊監管制度短板。盡快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制定和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實施細則。推動修訂人民銀行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取締辦法,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制度。
來源:第一財經
上一篇:科創板細則火速推出 一文讀懂7大要點 | 下一篇:科創板基金申報達50只 提前做功課合理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