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0-06-30
一提起電信網絡詐騙
不少市民表示咬牙切齒
為了逃避警方打擊
騙子們“絞盡腦汁”
隱藏詐騙犯罪所得的資金流向
近日,白云警方在強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過程中,深挖線索,打掉了首個利用數字貨幣為電信網絡詐騙“洗錢”的團伙。
超高收益投資?
如此反常必有“妖”
謝先生算是個小有所成的生意人,經常關注一些投資相關的消息。2019年11月,謝先生在瀏覽某微信公眾號推文的時候,掃碼加入了一個投資微信群,群里經常有人發布一些所謂的“利好消息”。謝先生關注了一段時間以后,被境外炒比特幣的投資“項目”所吸引,于是聯系了發布消息的人。
按照其提供的一個投資平臺網站及操作方式,在今年1月,謝先生第一次向平臺提供的賬號匯入了人民幣10萬元。這筆錢投下去后,謝先生發現他在平臺的賬戶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收益”:最高的時候,10萬元的收益能達到三四萬。于是他不斷追加投資,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謝先生先后向平臺提供的不同銀行賬戶共匯入了人民幣310萬元。
2月底,謝先生突然被平臺通知,他投資的項目“爆倉”了,錢款大幅虧損。同時他還發現,平臺賬戶顯示的余額根本無法操作提現。
這時他才醒悟過來,自己是遇到了電信網絡詐騙,于是立即向警方報案。
310萬投資款去哪了?
警方斬斷“洗錢”灰色產業鏈條
白云警方接到謝先生報案后,立即組成專案組全力展開調查。謝先生最高一筆轉賬資金達人民幣100萬元,通過對這筆資金去向的追查,警方發現,詐騙分子在得手后,迅速將資金分成數筆轉入多個賬戶,再從這些賬戶轉到其他賬戶,一層層流轉,以此混淆警方視聽,隱蔽資金的真正去向。
通過對案件所涉及到的賬戶細致分析和研判,警方從千頭萬緒中捕捉到了一點——部分資金流向的賬戶開戶有關信息都指向廣東某市某地區,很可能是有團伙為詐騙犯罪進行“洗錢”操作。通過進一步追查和印證,警方逐步摸清了一個以彭某騰(男,39歲)、彭某利(男,28歲,均為廣東人)為首的“洗錢”團伙。
4月底,白云警方根據線索,組織警力兵分五路,分別在廣東揭陽、汕尾、佛山以及廣州增城等地,將包括彭某騰、彭某利在內的12名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繳獲涉案電腦1臺、手機17臺、銀行卡80張以及U盾一批,成功斬斷了這一“洗錢”灰色產業鏈條。
數字貨幣“洗錢”的套路
嫌疑人落網后
向警方交代了他們“洗錢”的過程
PART 01
在賬戶收到詐騙犯罪分子轉入的錢款后,他們會將錢款轉入微信或支付寶,購買平臺提供的可以靈活取現的互聯網金融基金產品。
PART 02
他們會用這些資金,在網上以私下交易的方式,買賣數字貨幣,并從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PART 03
詐騙分子利用數字貨幣的隱蔽性、以及可以支持境外交易等特點,將詐騙款項成功轉移到境外的銀行賬戶中,從而使警方難以追查。
根據嫌疑人所述
警方調查核實初步發現
他們通過數字貨幣
為詐騙團伙“洗錢”不到半年時間
就獲利人民幣30余萬
目前,警方已依法將其中6名嫌疑人事拘留
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白云警方提示
這是一起典型的平臺投資詐騙,并使用虛擬的數字貨幣,因事主輕信所謂“高收益高回報”而掉入詐騙分子精心設計好的投資項目,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310萬元打了水漂。雖然今年來白云警方通過成立打擊專班、創新機制、加強勸阻預警等措施,嚴打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追贓返損方面,由于大部分詐騙者身在外地乃至境外,而且到手的大量資金會遭到層層流轉,甚至流向境外,追繳難度大,即使案件破獲成功,事主的損失也難以彌補。
鑒于此,白云警方表示,未來警方將繼續保持對此類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深入推進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攻堅工作。同時,公安機關提醒廣大民眾加強識騙防騙意識,切勿輕信各類涉及貸款廣告的陌生電話、短信,避免被騙。
原標題:《一窩端了!白云警方打掉首個利用數字貨幣為電詐“洗錢”團伙》
上一篇:小心!你的收款碼,可能成了犯罪分子洗錢的工具! | 下一篇:“走賬”生意:賭博色情等網絡“黑產”資金“地下通道”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