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網 時間:2016-12-20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王宙潔,盧夢勻)
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0.5%至0.75%的水平,這是美聯儲年內首次加息。
根據中國證券網記者第一時間針對八位海內外專家及業內人士進行的采訪,他們認為,此次加息對于金融市場的沖擊不會太大,未來美聯儲將以相對緩慢的步伐加息。加息不會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很大影響。
Naroff Economic Advisors首席經濟學家Joel Naroff :
美聯儲的工作方式就像一個瑞士手表:不管經濟狀況是否需要,每隔12個月它就提升利率。好吧,我開個玩笑。不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今天調高了利率目標區間,這并不令人感到驚奇。
如果特朗普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夠像此前所說的那樣得到兌現,明年下半年,我們會看到通脹水平達到3%左右。按照這種情況,明年加息三到四次是有可能的。而如果一個主要的經濟刺激計劃出臺,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有多達六次加息(共計150個基點)。
Jefferies經濟學家WardMcCarthy: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尚未獲取關于財政刺激前景的充分信息,因此不會顯著改變美聯儲的雙重目標,從而也無法改變利率正常化路徑的前景。貨幣政策未來可能變得更加主動,而不是被動的,但直到新任總統和新一屆國會執行財政刺激計劃前,這不會發生。
Commonwealth Foreign Exchange首席市場分析師Omer Esiner:
美聯儲的聲明暗示2017年的加息路徑將溫和加速。這一政策決定受到美元投資者的歡迎,他們認為潛在的經濟勢頭以及新一屆政府可能推高通貨膨脹水平,美元貿易加權匯率將繼續上揚。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指出通貨膨脹指標已經大幅上升,但同時也指出貨幣政策依然寬松。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
總體看,中國3萬億美元的外儲在1-2年內應該還是比較充裕,可以起到穩定匯率和保護國內金融體系免受外來沖擊。
從我國實體經濟看,美國加息的影響應該是比較小的。我國作為一個大型經濟體,經濟還是以內需為主。另外,我國較為充足的外儲以及有效的資本賬戶管理也可以比較好的抵御美國加息帶來的沖擊。但是,外債比較高的部門,比如房地產和航空,利潤可能會受到比較大影響。同時,資本流出造成國內利率上行,也不利于負債率高的部門,比如房地產和公共事業部門。但是應該說,我國企業部門發展,主要還是看內需已經改革的進程。
Stifel首席股票策略師Barry Bannister:
伴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外界預期政府將推行額外財政支出。這一支出幫助經濟增長,并允許美聯儲加息。
預計美國GDP增速將在2017年達到3%,個人消費將小幅增加,減稅將使個人儲蓄率下降。而伴隨銀行管制放松及收入增加,住宅支出將上升并鼓勵企業增加資本支出,固定投資也將增加。凈出口可能會因強勢美元而下跌,因為美元的強勢抵消了全球經濟向好前景帶來的利好。此外,政府可能會更加關注基礎設施及國防方面的投資。
上海社科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咨詢專家徐明祺:
這次加息本身對市場沖擊不會很大,但是美聯儲對未來經濟政策走向的評判會令人們產生預期。特朗普減稅等政策勢必要求美元的強勢以及提升利息的預期,才可以保持資金流向美國。
明年加息步伐將比今年要快,加息尺度可能在2017年會得到恢復,美元會在特朗普上臺的頭一年甚至第二年都比較強勢。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
金融市場短期內的波動不會因為美聯儲加息而變得太大,因為市場已經完全消化了加息預期,因此美元指數上升會比較緩和,美股也會有一段平靜期。
市場預期實施的財政擴張政策有可能進一步推升通脹率,美聯儲會受到影響。但是美聯儲表達的意圖跟經濟真實的走向是有差異,這也是市場交易的動力。美聯儲并不想給市場帶來這種壓力。特朗普的財政擴張政策雖然能刺激經濟但是也面臨新一輪的財政懸崖——錢從哪里來。現在大家都還不清楚這些政策是否會落地。因此目前美聯儲就要保持市場放松的心情。
Barrack Yard Advisors創始人Martin Leclerc :
美國經濟將從大衰退中持續好轉,并保持積極勢頭。考慮到財政放松的承諾,美聯儲可能會更傾向于提高利率。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上一篇:洪磊:推動《基金法》真正成為資管行業的根本大法 | 下一篇:與去年相比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15點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