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豐瑞德 時間:2016-06-27
近日,A股再度落榜MSCI的消息刷遍各大媒體的頭條,引起各投資者討論。MSCI究竟是啥?為什么A股強烈要加入MSCI?MSCI似乎特別高大上,居然把A股給拒了,這又是為什么?關鍵是,MSCI未接納A股,對我們未來投資是否有影響呢?
【MSCI究竟是個啥?】
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美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又譯為明晟公司,這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
明晟公司編制的多種指數,由于具有客觀性、公正性、實用性、參考性、機動性、公開性等集一身的特點,為此一直以來廣為全球專業投資人士參考。
【MSCI有多牛呢?】
16萬!
1969年,明晟公司發布了首只全球股票指數后就不斷擴充其指數序列,目前其提供的指數已超過16萬,涵蓋了股票、固定資產、對沖基金、房地產等多種投資門類。
97個!
排名前100的全球投資管理人中有97個是MSCI的客戶。
9.5萬億美元!
全球有超過9.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追蹤MSCI編制的指數序列。
而A股已經為了被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中而奮斗13年了……
【“屢戰屢敗”A股為何強烈要加入MSCI?】
A股要加入MSCI
此次A股落榜MSCI,實為第三次“闖關失敗”。
在2014年和2015年6月,MSCI兩度宣布暫不納入A股,但仍將其保留在審核名單之中。然而,今年A股“大考”又沒過,準備來年再戰……
A股接連失敗后還想加入MSCI,原因有四點:
原因一:加入MSCI后,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增加15.7%,在MSCI全球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增加2%,這就意味著將有數千億美元的資本“牽手”A股;
原因二:加入MSCI后,A股市場的制度與監管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原因三:加入MSCI后,可加速A股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和開放程度;
原因四:加入MSCI后,可引進國際機構投資者,借助其傾向以藍籌和價值品種為主的理念,幫助國內市場逐步走向成熟。
【A股此次“失利”原因在哪?】
MSCI在公布2015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時,就表明中國市場存在三大準入問題: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和實際權益擁有權。同時在2016年4月的問詢文件中,又指出A股存在的兩大新問題:隨意停牌和反競爭條款。
6月15日發布的公告中,MSCI公司詳細列出了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四項問題,以及處理進展:
1、實際權益擁有權問題(目前此問題已得到解決);
2、QFII制度改革對市場準入與資本流動的影響及成效;
市場參與者認為當局應該考慮完全解除每月資本贖回額度限制或大幅增加贖回限額并同時縮短相應贖回周期。不然,整個QFII投資渠道的有效性將會顯著降低。
3、旨在防范廣泛性自愿停牌的交易所新規的執行情況;
由于停牌新規剛剛實施,投資者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政策實施的實際成效,并確認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停牌的股票數量能在新規執行之后有顯著的減少。
4、內地交易所針對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限制問題。
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對金融機構在全球任何交易所推出的金融產品設立了預先審批的限制,此限制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國際投資者感到顧慮。
絕大多數投資者指出,在A股進入他們的投資標的范疇之前,中國交易所應解除相關制度并與國際標準接軌。
【A股“闖關失敗”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有專家表示,A股未被納入MSCI并非完全意外。從很多本地投資者的實際感受來看,大多數投資者并不認為A股被納入MSCI是大概率事件,并不高的預期加上即使納入可能帶來的潛在資金規模和時間點,實際影響比較有限。
同時,也提醒各投資者,短期內要時刻注意市場的風向變化,建議投資者應將“A股納入MSCI”看成一個長期投資事件,選擇一些和此事件相關且具有潛力的股票進行投資,如果自己無法判斷,也可選擇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或是眾星拱月MOM證券投資計劃等,由專業人士管理,降低個人投資股票的風險。
A股已有了三次“闖關”經驗,對于所存在的問題也一直在不斷改善,且MSCI繼續保留中國A股在2017年納入新興市場的審核名單上。所以,長期來看A股被納入是一個歷史必然,早晚會發生的。
來源:嘉豐瑞德
上一篇:巴菲特認為每個人都該讀的9本書 | 下一篇:一文讀懂英國退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