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01
一、回顧
指數情況:截至5月30日,上證綜指跌1.41%,深證成指跌3.67%,創業板指跌4.92%。板塊方面:漲幅居前三分別為銀行、非銀和食品飲料,漲幅分別為5.29%、3.79%和1.42%。
二、分析
5月份市場表現較差,但上證綜指跌幅較4月份收窄,我們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
1)5月份的市場組合為“經濟增長拐點預期”+“監管趨嚴持續”+“利率中樞上游”。因此市場表現較差。
2)但同時經濟回落沒那么快。1季度GDP同比6.9%,經濟增長較好,雖1季度后 PPI/PMI等相關指標顯示經濟觸頂回落,但經濟慣性力還在,后期經濟回落幅度應不大,因此經濟基本面尚可。
3)且金融監管已消化一段時間,逐步趨理性。未來去杠桿將持續,但會力求穩中求進,以穩為主基調,且5月12日銀監會的相關領導已表態維穩基調(如稱自查督查和規范整改工作之間安排4到6個月的緩沖期,并實行新老劃斷,存量業務允許存續到期實現自然消化)。因此,監管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弱于4月份。
因此,5月份市場延續4月份的下跌,但上證綜指跌幅較4月份收窄
三、展望
展望6月份,我們認為市場依舊震蕩下行,但6月上旬市場或有結構性機會:
1)6月份的市場組合依舊是“經濟增長拐點預期”+“監管趨嚴持續”+“利率中樞上游”,特別是6月中旬有美聯儲加息事件沖擊和6月底MPA考核,銀行理財、委外到期沖擊影響,流動性或有脈沖式緊張,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
2)5月27日證監會和交易所出臺了減持新規,我們認為該新規體現了證監會穩定市場的意愿,短期內有利于消除市場對大小非減持的擔憂。
3)金融監管已消化一段時間,逐步趨理性。未來去杠桿將持續,但會力求穩中求進,以穩為主基調,且監管部門會協同合作,目前十年期國債利率對保險等長期資金有配置吸引力,隨著各價格體現的修復,市場會有短暫的信心修復。
中長期看,我們認為17年的行情在流動性邊際趨緊+改革推動風險偏好上升中變換,兩者強弱對比驅動行情波動,對于來自業績層面的推動,我們認為由于經濟低波動,周期高彈性在16年已有反應,因此17年其影響趨弱。17年行業配置方面選擇大邏輯清晰的:1)低估值:金融、建筑、電力等;2)穩健成長行業,如食品、家電、醫藥、電子制造;3)政策主線,PPP,國改、供給側改革,債轉股。
上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70522) | 下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7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