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19
上證綜指本周下跌2.46%,行業漲幅前三為食品飲料(0.15%)、電子(0.07%)和醫藥生物(-0.84%);漲幅后三為農林牧漁(-4.95%)、休閑服務(-5.43%)和家用電器(-5.54%)。截至11月14日周四,融資融券余額9707.60億,較上周下降0.17%。截至11月16日,央行共有1筆MLF投放,總額為2000億元;一筆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含國庫現金),金額為2000億元。
宏觀方面,國外:美國:周三公布美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1.8%,高于預期值1.7%,高于前值1.7%;周四公布美國API原油庫存變化-54.1萬桶,低于預期值160萬桶,高于前值426萬桶;歐元區:周四公布歐元區第三季度GDP年率修正值1.2%,高于預期值1.1%,低于前值1.1%;周五公布美國10月零售銷售同比0.3%,高于預期值0.2%,高于前值-0.3%;周五公布歐元區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0.7%,持平預期值0.7%,持平前值0.7%;周五公布歐元區9月季調后貿易帳183億歐元,低于預期值187億歐元,低于前值203億歐元;英國:周一公布英國9月工業產出同比-1.4%,高于預期值-1.1%,低于前值-1.8%;周一公布英國第三季度GDP初值1.0%,低于預期值1.1%,低于前值1.3%;周一公布英國9月商品貿易帳-12541百萬英鎊,高于預期值-10000百萬英鎊,低于前值-9806百萬英鎊;周二公布英國10月失業率3.8%,低于預期值3.9%,低于前值3.9%;周三公布英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1.5%,低于預期值1.6%,高于前值1.7%;日本:周四公布日本第三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0.2%,低于預期值0.9%,低于前值1.3%。
國內:工業企業利潤: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5933.5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8月份擴大0.4個百分點。貿易帳:10月份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5.5%,其中出口下降1.3%,進口下降10.2%。進出口總值環比增長0.7%,其中出口下降1.6%,進口增長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7%(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9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17%。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19年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0880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0%。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91522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9年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0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4876億元,增長8.3%。2019年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4778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03066億元,增長9.0%。10月金融數據: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661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57億元。10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8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185億元。10月末M1余額同比增長3.3%,比上月同比低0.1%,比去年同期0.60%;10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8.4%,與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高0.4%。9月末央行口徑人民幣外匯占款余額較上月減少5.98億元至21.2萬億元,自從2018年8月開始,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余額已經連續15個月減少。
核心數據點評:
10月工業增加值增速跌至年內次低,制造業細分行業產出增長多數放緩。10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長4.7%、增速較前值明顯下滑1.1個百分點,跌至年內的次低水平。分區域來看,東、中、西部工業增加值增速普遍下滑,其中中部工業增加值增速跌至年內最低;分行業來看,采礦業及多數制造業細分行業,產出增長明顯放緩,僅電熱燃的產出增長有所加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低基數的影響。
制造業投資繼續低位震蕩;基建增長有所放緩,后續演繹仍需觀察。1-10月投資增速5.2%、下滑0.2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低位震蕩、民間投資繼續回落,未來一段時間或仍將延續偏弱態勢。基建投資單月增速下滑2.9個百分點至2.0%,或與資金制約、去年同期基數抬升等因素有關。近期“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等政策導向下,下一階段基建投資的可能演繹,仍需繼續觀察。
地產“韌性”繼續體現,但需留意明年可能的下行風險。1-10月,地產投資增速下滑0.2個百分點至10.3%。投資端指標中,竣工跌幅繼續收窄;新開工增速有所回升拉動施工增速。10月新開工增速回升,部分受低基數支持;從絕對規模來看,10月新增房屋新開工面積略低于前幾月平均水平,并未釋放出明顯回暖信號。2020年,伴隨竣工對投資增速拉動減弱、新開工承壓等,地產或存一定下行風險。
社零消費增速大幅回落,除受收入端壓制之外、或還受“延遲消費”等因素影響。10月社零增速大幅下滑0.6個百分點至7.2%;主要商品的消費增速多數回落,其中化妝品、家電、家具等非必需品消費增速回落幅度最大。考慮到今年“雙十一”代表性電商平臺的交易額同比增長還在進一步加快,10月社零增速的大幅回落,除受到居民收入承壓的影響之外,或還與“延遲消費”等因素存在一定關系。
經濟下行壓力仍未解除。10月廣義社融并未加速往上,主要拖累來自于政府專項債發行量和人民幣新增貸款同比去年明顯減少,而且中長期貸款規模增長主要用于給地方政府做存量債務置換,真正企業的資本開支意愿依舊有限,這說明實體的信貸尚沒有得以派生改善。其次,海外的需求也存在下行風險。總的來說經濟下行的壓力是沒有解除的,但今年年內的經濟下行空間也不大,目前的主要問題仍然是通脹對于居民實際購買力的侵蝕,中國需要繼續加強逆周期調節來穩住內需。
下周值得關注的數據包括:美國公布1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日本公布10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2019-11-15,證監會對《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修訂。日前,證監會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修訂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完善期貨交易所內部治理結構。增加監事會組成、職責和產生方式等內容;優化會員大會召集、表決方式等規定,提高相關規范科學性。二是完善期貨交易所一線監管規則,防范市場風險。增加實際控制關系賬戶管理規定,明確實際控制關系賬戶的定義、具體情形以及認定要求等內容;規定期貨交易所應明確會員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責任。三是增加對外開放相關規則。落實《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要求,增加期貨交易所合格中央對手方地位、理事會應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凈額結算以及結算最終性等相關規定;同時,原則規定境外期貨交易場所、境外結算機構在境內開展業務,應當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四是進一步完善業務規則。要求期貨交易所應在自律規則中明確可以作為保證金的有價證券的種類、基準計算標準以及折扣率等內容;明確期貨交易所組織期貨交易,應當在行情發布、機柜托管、信息系統接入、訂單報送等方面公平對待市場參與者。
2019-11-1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調查情況匯報和責任追究審查調查工作情況通報,部署對安全生產尤其是危險化學品生產管理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決定健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促進有效投資加強風險防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六穩”工作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要求,會議決定,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做到有保有控、區別對待,促進有效投資和加強風險防范有機結合。一是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將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項目資本金最低比例由 25%降至 20%。對補短板的公路、鐵路、城建、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方面基礎設施項目,在投資回報機制明確、收益可靠、風險可控前提下,可適當降低資本金最低比例,下調幅度不超過 5 個百分點。二是基礎設施領域和其他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項目,可通過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籌措資本金,但不得超過項目資本金總額的 50%。地方政府可統籌使用財政資金籌集項目資本金。三是嚴格規范管理,強化風險防范。項目借貸資金和不合規的股東借款、“名股實債”等不得作為項目資本金,籌措資本金不得違規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不得違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相關要求,不得拖欠工程款。
2019-11-12,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李克強表示,要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更有效運用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工具。完善財政、貨幣、就業、區域等政策,適時適度調控,完善政策協同、傳導和落實機制,增強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支持,提振市場信心。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使用,帶動社會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惠民生等領域,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繼續做好支持企業穩崗、拓展就業空間等工作,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保持就業大局穩定。要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按照全面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要求,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更大突破,破除企業投資興業的隱性門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企業抓住我國開放舉措不斷出臺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達成共識的契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合作。強化科技創新,持續開展雙創和互聯網+,提升新動能對經濟的支撐力,加快制造業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要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機制和政策,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聚焦群眾需要深挖市場潛力,大力發展養老、托幼等服務,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打通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堵點。多措并舉穩定農業生產,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取消不合理禁限養規定,多策并舉確保市場供應,抑制部分產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
2019-11-16,人民銀行發布 2019 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出現以下新變化:第一,刪除了“松緊適度”、“適時適度”和“貨幣供給總閘門”的提法,要求加強逆周期調節。報告指出,“M2 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前三季度名義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體現了強化逆周期調節。”這意味著社融增速與名義 GDP 增速相匹配的要求可能在經濟下行期有所放松。第二,增加了健全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的提法。由此來看,央行可能推出類似存款便利的工具,提高利率走廊下限,進而收窄利率走廊,降低資金利率的波動。第三,提出精準把握好調控的度,加強預期引導,警惕通脹預期發散,并要求主動維護好我國在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行常態貨幣政策國家的地位。為防范通脹預期擴散,11 月央行僅降低 MLF 利率 5bp。第四,報告披露了 LPR 改革前兩個月的運行情況。9 月 LPR 減點比例較 8 月小幅擴大,可能與中小銀行貸款減少有關。
央行對未來經濟判斷由“經濟仍存在下行動力”變為“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對物價判斷由“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到“警惕通脹預期發散”。本周公布的10月經濟數據印證“未見起色的經濟+掣肘上升的寬松”組合。目前來看,地產投資韌性至少還能維持半年左右。豬通脹仍是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雖然經濟疲弱但地產鏈條的韌勁持續超預期,短期估值地產鏈龍頭值得給與關注。但是中長期來看,科技(電子等同時具備盈利的“基本面”和5G的“產業邏輯”)和必需消費(食品飲料/休閑服務的利潤率/周轉率驅動ROE抬升)的邏輯仍將是市場追尋的主流。我們持續看好科技和消費板塊,我們將重點關注業績優秀的公司,擇機參與市場投資。
【債市觀察】
央行本周開展了MLF操作,凈投放資金2000億元。周內資金面明顯收緊,資金價格上行,其中短端隔夜和7天利率分別較上周上行83BP和49BP至2.78%和3.02%;中長端14天和21天利率分別較上周上行39BP和19BP至2.99%和2.99%。受周內公布的10月經濟數據和金融數據低于預期等因素的影響,周內債券收益率總體呈現短上長下的走勢,其中1年、3年、5年、7年和10年的國債收益率分別收于2.69%、2.89%、3.05%、3.21%和3.24%,分別較上周上行3BP、下行1BP、2BP、4BP和4BP;1年、3年、5年和7年的AA+中票收益率分別收于3.42%、3.74%、4.09%和4.44%,分別較上周末上行2BP、下行7BP、2BP和3BP。本周東海祥瑞A凈值為1.102,較上周末上行0.27%;東海祥瑞C凈值為1.083,較上周末上行0.19%。東海祥利凈值為1.0095,較上周末上行0.01%。
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內生增長動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下一階段將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預計后期央行對于總量的寬松政策工具的運用依然會較為謹慎,但結構性的寬松政策依然可期。鑒于此,我們認為未來1-2個季度內債券利率的上行空間有限,信用債的表現將繼續好于利率債,建議積極等待后期機會。
周刊數據截止時間:2019年11月15日
風險提示:本文相關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本公司相關機構、雇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此報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進行派發、復制、轉載或發布,或對本專欄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上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視點(20191112) | 下一篇:基金經理一周觀點(20191126) |